“全域旅游”作为一种发展理念,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,就旨在解决长期以来旅游管理“小马拉大车”的局限,顺应开放性、流动性社会的消费特征,构建符合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综合治理体系,让旅游这一“美丽经济”融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全局,即最大限度地实现区域内发展要素的“旅游化”。

而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,之所以“抓小放大”,重点下放至县区市级,在于县区市以行政为单位,有着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”的特性,具有政策制定和协调统筹的灵活性,有利于全域旅游化的试验性创新。

与此同时,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跟其他评定不同的是,其他类型的评定强调的是结果,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,重视的是过程,即创建过程中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和配套支持,才是考核的重点,因为坚实的过程能锻造出稳固的根基,更有利于结果的可持续维新。

如果说追求结果,意味着既成事实后的认可和奖励;那么强调创建过程,也就意味着需要前期投入才有预期结果。这也更意味着,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无疑给了基层创建单位一把“尚方宝剑”,可以此为由向上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财政支持,向下形成发展利益共同体意识,从而构建起上下联动、齐抓共建的协作机制。

无疑,对于基层而言,尤其是旅游资源丰富,却经济欠发达地区,全域旅游是一个理想的转型发展路径。尤其是当旅游业不仅发挥出自身优势,而且立体化地表现为一种平台、载体优势,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支撑起流动性社会城乡变革的“事业心”和“流量体”。

俗话说,“钱不是万能的,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!”创建,也就意味着要有真金白银的前期投入,更要有人才的加持,在一定程度上说,“财源”和“才源”是创建的两大根基,甚至“才源”比“财源”更重要。虽然从逻辑上来看,用好“财”才能引好“才”,但在创造性工作中,往往是用好“才”方能使好“财”。如果人才不济,或许有财也使不到关键处,要么温水炖青蛙,要么雨打风吹去。

“财源”广进:有钱一起花,做个大蛋糕

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,想真金白银投入专项资金搞全域旅游发展,就像贫困户想盖房子、娶媳妇一样,总感觉捉襟见肘。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,解决无限的问题,需要一定的统筹智慧。

欠发达地区的芮城,明白自身的财政实力,也知道不得不依靠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来激活丰富的文化资源潜力,因此,在创建过程中,采取了一种“讨巧”的方式,解决了财政难的问题。

一是采用新基建旅游化,花基建的钱,办旅游的事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芮城一直在修路,因为只有修好路,才能彻底打通山河阻隔、偏安一隅的空间局限,融入开放的市场化体系。投资9.65亿元,打通运宝高速中条山特长隧道;投资6.4亿元,修建 “黄河一号旅游公路”;投资5290万元,建成贯穿中部城乡的“生态景观大道”;投资1398.86万元,建成北部“中条山风情廊道”;投资3.5亿元修建芮城通用机场……看着这些千亿级的投资,文旅部门往往只有羡慕的份儿。对于一个小县城,如果要专项投资过亿的资金,来发展文化旅游业,那是不可能的。

除了“黄河一号旅游公路”,其他交通网建设的初衷都是通勤,而不是旅游。但是芮城在修路的过程中,充分考虑和兼顾了旅游因素。比如,在规划修建生态景观大道时,道路两旁的生态林,采用四种高低不齐、错落有致的乔木,展现出永乐宫壁画的飘逸和空灵感,尤其清风徐来、驱车而过时,隐隐约约展现出长袖善舞、幻影婆娑的灵动感。

交通景观化和旅游化,使得连接运宝高速和芮城城区的生态景观大道,成为展示“生态芮城”形象的风景廊道,每个从中条山隧道出来,驶入生态景观大道的人,都对这条路印象深刻。芮城全域旅游空间域的优化,正是让旅游融入交通,实现交通旅游化,从而解决了单提旅游解决不了资金难的问题。

与此同时,芮城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与“五城联创”、乡村振兴等工程相结合,借关联项目的资金支持,完善和升级城乡旅游服务环境,发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。

二是好风凭借力,用社会资本建设精品景区。芮城印发《芮城县旅游贷款贴息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(试行)》,鼓励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,投资建设精品项目。近年来先后吸引山西恒圣通集团、闻喜天王台集团、万科集团、天津惠阳集团等投资8亿元,建设大禹渡、圣天湖、广仁王庙、芮城大酒店、百梯山、九峰山等一大批精品旅游项目。其中,万科集团筹资投资1100 余万元修缮广仁王庙,首开众筹资本参与文物保护的先河,深受社会各界好评。

借2019年山西省举办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,芮城西侯度遗址被定为开幕式圣火采集地,圣天湖景区为“铁人三项”决赛举办地的契机,改造、优化西侯度遗址和圣天湖景区,并顺势将西侯度遗址打造成网红景区,将圣天湖打造成国家级“休闲运动小镇”和研学基地;借中条山全国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,创造性地转化为“创意观光+科普研学+生态休闲”的场景空间,将中条山光伏带转化为生态旅游观光带。

三是制定奖励制度,拿“真金白银”扶持文化旅游项目。芮城县委办公室、芮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《芮城县鼓励投资政策(2017 年版)的通知》,对单个投资额度超过 5000万元以上的文化旅游项目,可申请市县给予的200万元奖励,以此上推,总奖金不超过 500万元。芮城财政局发布《关于促进芮城县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》用于旅游品牌创建、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奖励或补助。中国人民银行芮城县支行支持文旅企业小额贷款,向旅游企业倾斜信贷资金,争取再贷款额度达到13000万元,全额拨付芮城县农商行对接旅游企业。邮储银行芮城支行、中国工商银行芮城支行分别制定关于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工作报告,提供旅游专项金融支持,助推全域旅游发展。

芮城采取“广开财源”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活用体系,形成比较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和保障措施,释放以全域旅游创建为带动的金融力量,成为推动文旅产业迈向快车道的加速器。

从2017年至2019年,芮城县共直接或关联划拨文化旅游发展资金38472.52万元,统筹各部门资金 39959.53万元,设立营销专项资金1487万元,全力推动建设重大项目,完善基础设施,开展市场营销。在“财源”问题上,芮城探索出了一套组合拳,有效解决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过程中的“缺钱危机”。

“才源”广纳:人为我用,美美与共

“人为我用”,最关键还是那个“我”,“我”是主体,“我”是根本,“我”是主动,只有“我”意识到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,只有“我”以开放的胸怀和智慧识人、用人,“人”才能为“我”所用。

芮城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过程中,着力激活本土人才储备,吸纳外界人才智慧,营造出广纳“才源”、人尽其能的氛围、机制和环境。

一、激活本地人才,参与智慧创造。位居“古中国”核心区,有“千年古县”之称的芮城,深得文化浸润,又是“书画之乡”,满大街都是文化人。如果你需要一副“全域旅游全景图”,有个叫范芳的老师,连夜就手绘一副;如果说你要一个精致的桃木匣子装全域旅游的汇报材料,有个叫张猛的人,连夜就制作一个精美的桃木盒子;如果你要一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桃木剑,有个叫李艳军的大师,说“你等着”,没过几天,一把桃木剑就能摆在你的案头;如果你想在画作中感受寻常生活的幽默,有个叫创哲的画师,寥寥几笔,就能呈现出一副让你捧腹大笑后,又能悟出人生哲理的“浮世绘”……

芮城不缺人才,正是因为有人的支持,芮城的很多创造都是遵从古法,纯手工的,让你能够发现时间深处的智慧。这些人,构成了芮城的“我”,当这个“我”在保持自我的同时,还想跟宽广的世界去对话、去沟通、去交流的时候,借“他者”的智慧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二、领导身体力行,积极主动作为。芮城也不缺有气魄、有情怀的领导和决策者,他们都是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的实干家。他们热衷于建设自己的家园,并特别想把家乡珍贵的东西拿出来示人、待人,以彰显“我”的骄傲和文化自信。正如芮城县委书记张建军在某次讲话时所说:“我在芮城工作生活十年有余,已经深深爱上这片文化深厚、资源富足的热土和这里淳朴善良的人民,我愿把我的一切奉献给美丽的芮城!”这也代表了大多数芮城干部的心声。

2016年,芮城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,县委、县政府将全域旅游发展上升为“一把手”工程;2017年,芮城成立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,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,作为常设议事协调机构,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。

2021年,芮城县重新部署文旅产业推进机制,由县委书记、县长任“双组长”,进一步明确县人大抓全域旅游,县政协抓康养产业的分工,同时建立起“人大主任+县委宣传部长+分管副县长+政协副主席”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“四人小组”,统筹协调、高效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各项工作部署,进一步强化了“我”的主动担当与主动作为。

三、“引智入芮”,建立人才智库。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,芮城建立由9名全国知名文旅专家及7名企业专家构成的智库,建立健全联络制度,对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、建言献策,为芮城旅游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,组织邀请国家级、省级专家学者多次到芮城实地考察、指导;依托“古魏大讲堂”,以专题会议、论坛对话、创全培训等,面向全县各个部门展开全域旅游创建交流培训,从理念层面寻求共识,在行动层面达成统一。依托永乐宫壁画研究院开展文化交流、研发研学课程等,让芮城的文化存量逐步转化为优质的体验消费增量。

四、建立激励制度,选留优秀人才。芮城县委印发《关于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的若干措施(试行)》《芮城县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》,县财政每年年度预算列支 500 万元,用于实施芮城县重大人才建设工程和人才项目。对在全域旅游方面产业领军人才到芮城创新创业的,经评估合格,给予20万元--200 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。将引进的高层人才纳入“古魏智库”专家名录进行管理,每年评选一批“古魏人才”和“企业特殊贡献人才”,每人按照5000元/年的标准发放专家津贴。县文化旅游局已引进两名硕士,对宣传推广芮城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授予荣誉,命名表彰。同时,高度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,2017 年至今共组织旅游人才培训40余次,包括外出培训、集中培训、轮训和主题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,前后共培训千余人,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。

无疑,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很多人看来是个“烧钱”的事儿,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,穷有穷的活法,富有富的活法,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,要像过日子一样学会“精打细算”,这无可厚非,如果能花一份钱,多几份收获,让各方都受益,是一种花少钱办大事的智慧,严肃点说叫融合发展、利益均沾。

为何要发展?因为想改变!而如何改变穷面貌,实现从欠发达到发达,归根结底,需要人的努力,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说,“人是万物的尺度!”

在本文的开篇提到,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支撑起流动性社会城乡变革的“事业心”和“流量体”。从芮城实践的经验来看,在全域旅游创建过程中,“事业心”需要政策保障,为规范旅游市场、提高经济效益、发挥旅游经济职能提供合理、合规的支持;“流量体”决定了旅游产业的结构,是行业、企业、产品、市场,以及旅游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共同作用、相互连接的关系。

我们可以说,全域旅游创建需要制定和执行相关组织政策、产业政策、土地政策、金融政策、人才政策等,形成一个有机的政策集合,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。其中,“财”和“才”是最核心的两大支撑,一切政策说来说去,往往都归结为“财”的政策;一切问题说来说去,往往都归结为“人”的问题,财为人生,人为财忙,这是最基本的生存原理,也是发展之道。因此,解决好这两个问题,才能平衡好全域旅游发展的“心机”与“动因”。

从这个意义上来看,不管是在巧用“财源”,还是实用“才源”方面,芮城都以自己的智慧探索获得了实惠,盘活了全域旅游发展的“活水源头”。

(孙小荣工作室)